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论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

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中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高潮,从1953年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了三年多的实践经验。毛泽东在对当时中国经济、政治情况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的经验,作了这篇讲话。“讲话”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个关系,其中的几个是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问题: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认为,重工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因此而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会造成市场上商品短缺,货币不稳定。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是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二是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从长远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是基础不稳固;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的生活需要,它发展的基础会更加稳固。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应当使工业在国内的布局逐步达到平衡,并有利于备战。在旧中国、历史上形成一种生产力布局很不合理的状况,工业约有70%集中在沿海,只有30%分散在内地。经济建设在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地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但是,不能因此忽视沿海工业的发展,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使国家更有力量发展和支援内地工业。

197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首次发表《论十大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不可以没有国防,国防力量以经济力量为基础,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要加强国防,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要使军政费用在国家开支中保持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的费用。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三方面的关系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既要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又要提倡关心群众生活。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适当地调整工资。工厂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要具有独立性,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生产单位有了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对农民,不能把他们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这样来积累资金,会极大地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在合作社的收入中,国家、合作社、农民各得多少,规定要适当。合作社内部的生产费、管理费、公积金、公益金,应和农民研究定出一个合理的比例。要使绝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是关系全国人民的大问题。无论只顾那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央要巩固,就要注意地方的利益。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地方上下级之间,也必须既有统一,又给下级以正当的独立性和权利;同级之间,要顾全大局,互助互让。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一切照抄。要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外国的技术,大部分先要照办,已经清楚的部分,就不要事事照办。外国资产阶级的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不加分析地一律排斥,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不利。将来中国富强了,一定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要永远学习别人的长处。

《论十大关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