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 (1889~1927)

图

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毕业于北洋法政学校后赴日本留学。1916年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1918年1月~19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教授。在此期间曾于1918年12月参加北京地区图书馆协会,被推为协会的中文书记。1920年8 月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暑期图书馆学讲习会并主讲课程。1922年为在北京大学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了一个小型图书室,专门搜集马克思主义图书。为避免当时政府的查封,用英文"共产主义"的译音,取名为"亢慕义斋"。此外,他还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讲授过图书馆学课程。

李大钊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 4年间,不仅利用图书馆作为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领导革命活动的重要阵地,而且对图书馆事业也有很多建树。他从办馆方针、办馆路线、藏书建设、工作方法、业务训练等方面都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他明确提出现代图书馆不同于古代藏书楼,"不仅只保存书籍,还要使各种书籍发生很大的效用"。他认为在社会上,要为劳工们、 市民们" 多办市立图书馆,通俗的尤其要紧 ",并主张" 图书馆宜一律公开不收费"。他指出,在学校中"学校图书馆和教授法有密切关系",实行新教授法"若没有完备的图书馆,藏了许多参考书,决不能发生效果"。他在改进图书馆工作时,注意依靠群众,广泛征求师生们的意见,并建议组织北京大学图书馆委员会,研究图书馆工作上的问题,把讨论的结果和措施向全校公布,取得群众的监督和支持。他在藏书建设上,主张各类图书"兼容并蓄",对外国科学文化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仅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补充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图书和进步刊物,而且收进一些著名藏书家收藏的古籍。他在工作方法上注意吸取国内外图书馆界的好经验。为了便利读者,曾试行开架,并把西方图书仿照《杜威十进分类法》编出分类目录,据此排架。在培养工作人员方面,他特别强调业务训练的重要性,曾建议北京高等师范"添设图书馆专科或是简易的传习所,使管理图书的都有图书馆教育的知识",认为这是关系图书馆前途的事情,也是关系中国教育前途的事业。

李大钊的关于图书馆工作的论著仅留下《在北京高等师范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的演说辞》(1919)、《美国图书馆之训练》(1921)等数篇。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