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出版物

大学所属的出版社、研究所、图书馆等机构编辑出版的、通过各种渠道公开或内部发售以及互相交流、无偿发送的一切文字载体和音像制品的总称。主要包括各类学科的教科书、学术著作、工具书、教学参考书,教学用录音、录像磁带、软件以及学刊、学报等。大学出版物是直接为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是培养人才、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表科研成果的重要工具和媒介。在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出版社一般都具有很高地位,并十分重视出版物的质量。例如,创建于1534年的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就是由该校校长、院长和学者组成的出版和印刷部门,其宗旨是:“致力于各学科知识之获得、提高、保存与传播;促进教育、宗教、学术和研究工作,促进文学与纯文学的发展。”该社成立 400多年来,一直以出书严谨著称于世,它出版的学术书籍、教学书籍价值很高,有的已经成为各该学科的经典之作。牛津大学出版社自成立以来,也逐渐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受重视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它以出版词典、参考书、英语教科书、音乐书以及各种学术性书籍而闻名。中国最早设有出版机构的高等学府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它一开办即设有译书局,主要翻译出版西方及日本的教科书和资料。辛亥革命(1911)后北京大学出版部除图书外,出版的学报、学刊有《北京大学日刊》、《北京大学月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第1家大学出版社是建于1955年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同年即出版了《中国革命史讲义》(胡华、何干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卡片》(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等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最早的一批大学出版物。1957年又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9年以后,随着出版事业和高教事业的发展,又相继成立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出版社。截至1987年底,中国已成立大学出版社81家,累计出书1万余种(其中1987年出书3500种,印1.5亿册),创办和公开发行的学报有443种。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