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量

运输部门在一定时期内运送旅客和货物的数量,以运量和周转量表示。是运输生产的产量指标。又称运输工作量。

运量

分为客运量和货运量。

客运量

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它是考核运输部门完成国家客运计划的程度,也反映了运输部门对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国际间交往对客运需要的满足情况。目前,各种运输方式客运量的统计方法不完全相同,如铁路客运量按旅客发送人数统计,交通部直属水运部门的沿海客运量则按旅客到达量统计。

影响客运量的因素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国内外旅游事业的发展水平;运输网状况和运输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客运量平均每年递增10.9%,到1980年达到34.18亿人。

货运量

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它是考核运输部门完成国家计划的程度,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运输业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数量关系。中国目前对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的统计方法不尽一致。铁路货运量是货物的发送吨数;公路货运量按货物到达量计算;交通部直属水运部门中,长江线按发送量,沿海各线则按到达量统计。

货运量按货物品类分别统计。划分货物品类的一般原则是:

(1)根据工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各类货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

(2)根据各种货物的性质及其运量的大小;

(3)根据各种货物对运输工具和运输条件的要求与影响。目前中国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的货物品类大致分为煤炭、焦炭、石油、钢铁、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矿物性建筑材料、水泥、木材、化肥及农药、粮食、棉花、盐和其他等14个主要品类。其中煤炭和石油等能源运输的运量在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中占有较大比重。

影响货运量的因素主要是:

(1)工农业生产建设的规模和速度;

(2)企业产品和所需原材料、燃料的运出运入量;

(3)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变化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史上年货运量最高水平为1936年的1.57亿吨。近30多年来,运输业有很大发展,货运量平均每年递增9.1%,到1980年达24.05亿吨。

周转量

分为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和换算周转量。运量只能反映运输部门承运旅客或货物的数量,反映不出运输距离的因素。周转量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出运量与运输距离,即全面反映运输的产品数量。它是考核运输生产的重要产量指标,也是运输部门核算运费、运输收入,计算和分析运输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依据。

旅客周转量

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旅客人数和其运输距离的乘积,以人公里计。

影响旅客周转量的主要因素是旅客运量的大小和旅客平均运距的长短。影响旅客平均运距的因素,主要是:国土面积的大小和运输的发展状况;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生产力布局中劳动力资源的安排与使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技术交流,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水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旅客周转量平均每年增长17.5%,到1980年达到2280.9亿人公里。

货物周转量

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其运输距离的乘积,以吨公里计。货物周转量包括总周转量、各种运输方式的货物周转量和分货物品类的周转量。在中国货物周转量和货运量的货物品类的划分是一致的。

影响货物周转量的因素,主要是货运量的大小和货物平均运距的长短。而它们又受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速度,生产力布局的变化,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运输网的发展等的影响。在货运量一定的条件下,货物平均运距决定着货物周转量的大小。货物平均运距反映了各类货物产销之间、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缩短货物平均运距,可以加速运输工具的周转,缩短货物的送达时间,节约运输费用,并且对加速国民经济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商品的流通费用都有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货物周转量平均每年增长13.1%,到1980年达到11517亿吨公里。

换算周转量

将客、货周转量折合成同一计算单位的周转量,以换算吨公里计。它是全面反映和考核运输部门完成客、货运输任务的一个综合性生产指标,用于计算运输成本和劳动生产率。

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货周转量换算比例不同。中国铁路与交通部直属水运企业,通常将1人公里换算为1吨公里;地方水运企业以座席3人公里换算为1吨公里;公路汽车运输以 10人公里换算为1吨公里;民用航空运输的国际航线以13.33人公里换算为1吨公里,国内航线以13.89人公里换算为1吨公里。

热门点击
最近更新